【澄社評論】草木戰役與族群關係

Posted by on 3 月 16, 2007 in 動態時報, 評論 | No Comments

文/瞿海源 (2007-03-16︱自由時報 ︱社會)
「草木戰役」是公共電視紀錄觀點即將在十六、十七日播放的一部紀錄片。看到「草木戰役」這樣的主題讓人馬上聯想到外來種植物侵襲台灣全島,原生種植 物一再敗退,狀況慘烈。然而在誠品看完首映,覺得全片敘述草木「族群」之間,乃至於草木和人類族群間的關係,頗為複雜,並不是你死我活的慘烈戰役。
 

提 到外來種和原生種,大家直覺的反應是外來種有問題,原生種的生存空間受到威脅。這種生物的原生與外來種的區隔

和關係,在當前的政治社會情境中,很容易引起 聯想,乃至於會引發情緒性的反應。現在種植樹木花草,許多人都會強調要種原生種,不會選擇外來種。但是,推敲起來,什麼是外來種,外來種一定是壞東西?草 木戰役這個紀錄片,或是生物專家所強調的,情況顯然不很單純。

在試映現場,該片顧問潘富俊博士在映後發表談話,表示,外來種是本地本來沒 有,而由人帶進來繁殖的。有許多是對人很好的,像是稻米和番薯。只是有一些強勢的外來種繁殖太快,侵襲乃至於摧毀原有的生物族群。在影片中,像是番薯、大 王椰子、大花咸豐草和銀合歡都是外來種,是好是壞都各自不同。

在是否是原生種這個問題上,草木戰役這部影片也提出了讓人深思的問題。在台灣 生根成長多久不是重要的因素,有些外來種在成千上萬年前來到台灣。實際上,許許多多草木是不是原生種,大多數人也都不是很清楚。現場有位在國外居住四十年 的觀眾發言建議每個縣市要訂一個原生種的花做為縣花或市花,該片總策畫本騷伊明回復說台東縣花石斛蘭就是外來種。

從草木戰役一片深入思辨原生和外來族群,乃至於人和草木之間的關係,來省思台灣人的族群關係,是很有啟發的。先不去說外來本土孰好孰壞,單單就誰是原生或誰是本土就可能沒人能給答案了。

就人類演化和遷徙的進程來看,台灣就沒有「原生種」的人。相對的,「本土」是不是一個有意義的類別也是有問題的。大家習慣用番薯芋頭來分族群,其實番薯正是外來的,芋頭是許多原住民部落的重要食物,可能來得更早,搞不好還是原生的呢!(作者為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