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辦《微光影展》?

Posted by on 12 月 23, 2014 in 動態時報, 影展 | No Comments

ProjectGleamFilmShow

在2013的時候,華人磐石領袖協會理事長謝智謀老師,邀請有時電影協助志工的影像培訓課程。結果,帶了兩次的志工培訓,我非常訝異志工的作品成果超乎了我的想像;我在影像業界待了二十年,從沒見過這麼棒的影像學習的可能性。在《微光影展》裡每一部影片最動人的時刻,都不是專業影像工作者拍得出來的,如果像我一樣的專業影像工作者在那,在最關鍵的時刻拿起攝影機,很多年輕志工可能心中都會有OS:「大叔,你有事嗎?」拿攝影機的人不是真的志工的話,不可能拍得出那麼自然、真實的東西。因為這樣超乎預期的感動,也促成了這次微光影展的舉辦。

透過《微光影展》,也想在這裡實驗一些新媒體的可能性。網路媒體的興起,其實並不表示我們認為的最珍貴的良善價值,就可以更容易傳遞。事實上網路上的影片比海邊的沙還要多,如果沒有偶像明星的加持、沒有腥辣聳動的主題、很貴的視覺效果,誰會想要看你的片子?你的片子不是歐陽妮妮口袋的兩百塊,只是很normal的兩百塊,也不是金城武有乘涼過的樹,只是一棵很普通的樹,要有人看你的片子真的很不容易,因為選擇實在太多了。但最近我們發現很棒的一件事,當世界虛擬到一個程度,人又開始更重視真實的生活聯結,就像是來到《微光影展》的所有人,幾乎都是因為有些很深的人際網絡的連結,才來到這裡。我們不在意網路上有多少點閱數,我們很在意的是只要人看到了、或你願意來到這裡,我們一定要讓你留下最深刻、真實的感動。

《微光影展》,也想分享我們在影像教育的一些觀察。在台灣大家一頭熱拍微電影其實有些問題,很容易忽視了影像學習的基本態度。如果學習寫作,一定是先從日記練習,才會開始寫詩、寫小說。但是學拍影片,怎麼會從拍無中生有的故事開始呢?在台灣,許多當代的導演都很著重紀錄片的紮實訓練,蔡明亮、王小棣、瞿友寧都是如此,會讓你的虛構的故事,描寫出更真實的動人情感。拍身邊的家人、真實故事,是影像的生活日記,也就是最紮實的影片製作的基本功,《微光影展》,你會看到基本功做得很好的片子,它有怎樣的可能性。

我們希望有朝一日,我們可以裝備更多年輕人擁有拍紀錄片的技能,不是為了要變成影像專業,而是因為在影像時代,這是學校裡沒教、卻是青年領袖必備的技能,而在紀錄片製作的一連串環節裡,也包含了很多體驗教育談論的、很深刻「反思」的經驗。因為拍攝,你會更深刻地思考異地文化的關係、人與人的觀係;剪接時,你每天每天都要不斷地去經驗反思曾經生活過的異地,裡面所有的細節。「反思」的訓練,會開拓你觀察世界的視野,也會讓你有更多學校裡很缺乏的哲學訓練,會讓你更有機會、不會變成你很討厭、不想成為的那種大人。

最後的盼望,這個微光影展可以一直持續下去,歡迎學校、企業、教會與我們接洽,我們可以聊聊這個影展更多公益放映的可能性。真心謝謝參與《微光影展》的每一個人,你們來這裡,是對我們這個剛剛開始計畫,最大的鼓勵! 

2014.11.24 from《微光影展》策展人 劉建偉